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首页 资讯 法治 舆情 案件 律师 网络 社会 服务 关于 招聘 举报
律师
·法律咨询
·法律援助
·律师说法
·名律风采
服务与举报
国内新闻 更多...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开
·监狱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开展
·确保执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有序运行
·李强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稳就
·李强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会谈
·李强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推进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推进
采编团队 更多...
...
...
律师说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律师说法 > 正文
贵阳用法治筑牢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来源:中国普法网 发布时间:2025-2-24
分享到:新浪微博

贵阳用法治筑牢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法治日报-法治网 2025-02-20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鹤霖 王家梁 通讯员 王桦阳  

   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聚焦实施“一圈两场三改”将普法宣传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和各环节,打造“15分钟法律服务圈”,推进城市社区基层社会治理,用法治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所谓“一圈两场三改”即,构建“15分钟生活圈”,建设和改善农贸市场和停车场,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和背街小巷改造。   科学立法解民忧   “贵阳这几年出台的法规真的很实用,像《贵阳市住房租赁管理条例》的实施后,我们租房都放心多了,不怕被中介骗了。”家住贵阳的王女士对《法治日报》记者说道。   作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近年来,贵阳市聚焦基层治理现代化,通过立法解决人民群众生活起居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化解社会治理的痛点堵点和难点。   市司法局立法一处处长钟琳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为加强停车行业管理,规范停车秩序,贵阳市在总结停车场建设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从制度化层面研究提出应对解决之策,出台《贵阳市停车场条例》。   与此同时,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规范城镇养犬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居民生活安全,贵阳市还相继出台《贵阳市城镇居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管理规定》《贵阳市城镇养犬管理规定》等地方性法规。   在立法过程中,贵阳市始终将立法环节作为普法的“第一现场”,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召开研讨会、听证会,走访基层立法联系点等方式,向人民群众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诠释立法的目的和意义,更大限度争取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拥护,以高质量立法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立法当以民为本。”钟琳告诉记者,我们始终坚持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出发,聚焦民众急难愁盼。让法规更贴合民生需求。以良法促善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保障人民权益,不负人民所期。   执法为民暖人心   “政府关心我们出租车驾驶员,把我们的需求放在心上,如厕临停点建设很实用,真正解决了广大驾驶员如厕难的大问题,运营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出租车驾驶员李先生说道。   这些发自内心的感谢、赞赏并非偶然,背后是贵阳市长期坚持“执法严明有温度、严法之外显温情”的执法理念在发挥作用。   据悉,贵阳市在推行“执法+服务”的同时,也积极探索“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具体抓手,推行“执法+普法”模式,坚持执法开展到哪里,普法“阵地”就开设在哪里,使每一个执法案件成为普法的“公开课”。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结合工作实际,把以案释法作为应尽职责,在执法司法实践和法律服务中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注重把普法教育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把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与法治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法律知识。以“执法+普法”同步、“力度+温度”相融的工作模式,绘就执法为民“实景图”。   这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也提升了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行政执法工作最为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未来,贵阳将继续改变过去“重管理”的思维模式,把“重服务”作为执法工作的重心。聚焦民生痛点,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让人民群众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多元共治促和谐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   为此,贵阳市不断探索和完善公正司法的具体措施,以适应新时代法治建设的要求,推进基层善治,完善以婚恋家庭纠纷为重点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衔接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县两级11家民商事案件调解中心作用,推动乡镇(街道)、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   工作中,贵阳市、县司法机关为保障司法公正亦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公开听证等方式,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访案件,深入开展重复信访案件化解工作,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各政法单位拓展职能,与乡镇(街道)建立“一员三长”矛盾纠纷联动调处机制,助力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院定期选派法官入驻部分村(居)委会调解中心参与调解,并以巡回审判的形式深入基层,通过依法公正审判、强化司法公开等措施,把普法工作融入司法审判活动全过程,把庭审、调解当“课堂”,让法律从“纸上的法”变成“现实中的法”,实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应。   贵阳市以法治建设为抓手,通过创新机制、强化基层治理,推动公正司法落地生根。下一步,贵阳将继续深化法治实践,确保每一项措施落到实处,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更大力量。   全民守法夯根基   “这次宣讲受益匪浅,让大家明白家暴是一种违法行为,我将把所学的知识传达给小区的姐妹,呼吁大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家住花果园社区的法律明白人骆红梅在活动后激动地说!   近期,贵阳市南明区组织“法律明白人”开展法治宣传普法活动,获当地居民好评不断。   “聚焦全民法治素养提升,推进全民学法守法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王桦阳介绍说,近年来,贵阳市不断创新普法方式,积极打造“宪法晨读”“企业法律体检”“法律工作室”等多样化法律服务产品。   贵阳市司法局聚焦城乡居民法治需求,依托已建成的各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居,挖掘本土法治文化资源,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形成了幸福港湾、乡村旅游、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红色息烽等6条民主法治文化带。开展“十五分钟”生活圈司法所建设,共计打造100个枫桥式司法所,构建老百姓“家门口”的普法阵地。   针对青少年普法教育,贵阳市在中小学推行“1+3+N”法治副校长模式,整合城市综合执法、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力量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共同呵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不仅如此,贵阳市网信办还积极打造“网络普法 筑城有我e起说”网络普法品牌,设置专题专栏,策划推出原创融媒体作品,刊播公益广告、推进以案释法等线上普法。同时,积极建设打造网络普法街区和网络普法主题社区,营造立体化、多视角的网络普法态势。   “法治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贵阳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贵阳市聚焦“一圈两场三改”,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法治之基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今后,贵阳市将进一步深化法治实践,不断探索创新,推动法治精神在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让法治成为贵阳贵安的核心竞争力和鲜明的底色。 (责任编辑:申洋)

 
上一篇: 夫妻一方私赠“第三者”财产 另一方能要回吗?详解民法典 2025-2-26
下一篇: 辽宁105家省(中)直单位纳入普法责任清单 2025-2-19
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