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首页 资讯 法治 舆情 案件 律师 网络 社会 服务 关于 招聘 举报
资讯
·国内资讯
·图片资讯
·观点评论
服务与举报
国内新闻 更多...
·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
·丁薛祥在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中华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开
·监狱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开展
·确保执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有序运行
·李强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稳就
采编团队 更多...
...
...
国内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资讯 > 正文
何处是“江南”?专家:上海为龙头长江为龙身的新江南正崛起
来源:正义法治网 发布时间:2018-10-26
分享到:新浪微博


2018年10月26日下午,第十二届江南社会史国际学术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摄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脍炙人口,那么哪里是“江南”?
10月26日下午,第十二届江南社会史国际学术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唐力行认为,以往对于江南地域范围的界定,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依据行政区划,一种是自然条件,行政的江南与自然地理的江南外,还有市场的江南,从江南疆域演变的历史来看,由大(行政区划)而小(自然地理),再由小而大(市场与文化),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是一个富有历史内在逻辑的过程,一个以上海为龙头、长江为龙身的沪、江、浙、皖、赣的新江南正在崛起,将为中国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唐力行认为,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看,历史上最早以江南为地名的是唐朝贞观十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其中之一便是江南道,这是一个大江南的地理概念,囊括今天的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起川、贵,东至大海的广大地区,也即长江以南的半个中国了。历史上最迟称为江南的地名是清顺治二年(1645年)的江南省,辖区包括今江苏、安徽二省,当然也含有今天的上海,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又分立为江苏、安徽两省了。
另一种意见是以自然条件为依据,所据理论为美国学者施坚雅的地域即河川流域。江南研究学者如李伯重、周振鹤等,将太湖作为江南河川流域的中心,认为长江以南的环太湖地区,就是江南。环太湖地区有水系相联,有着共同的经济特色。但是其范围究竟有多大,却是有分歧的:从苏、松、嘉、湖或苏、松、常、镇的“四府说”到苏、松、常、镇、宁、杭、嘉、湖、绍、甬的“十府说”。其中另有五府说、六府说、七府说、八府说、九府说等,均不出此范围,仅是排列组合的不同而已。
以上两说之范围有交叉重合也有相异之处,所不同的只是环太湖圆周范围之大小。从中可以看到:第一,无论是行政地理还是自然地理上的江南,都不是一个不变的、有着固定边界的地域概念;第二,无论是四府说还是十府说,最为中心的是苏州和松江,而居于松江府的上海,由吴淞江与太湖一水相连,始终居于江南的核心区。
唐力行认为,行政的江南与自然地理的江南外,还有市场的江南。施坚雅在提出河川流域作为自然地理划分标准的同时,还指出了河川流域是传统时代人员、物资交流的载体,因此一个河川流域也就是一个区域市场体系。最初意义的江南市场是与江南自然地理相重合的,是以太湖为中心,以太湖西部上游的荆溪、苕溪,东部入海的吴淞江、娄江、钱塘江等,加之贯通南北(镇江、杭州)的运河,共同组合为一个平原水网的区域市场。
唐宋以前的江南地区,相对于北方而言,其经济、文化上相对落后,而到了唐宋时期这一情况开始发生改变,特别是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江南内部的沟通得到加强,今天长三角内部的一些重要城市如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杭州等,都分布在这条运河岸旁。自唐代后期以来,江南的粮产品便源源不断地通过大运河向北方运送,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加强了江南内部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当时江南地区接受北方先进文化辐射的力度。因此,可以说大运河的存在第一次奠定了江南地区内部网络联系的基础,同时也初步塑就了江南地区对外开放的性格。
宋代,江南经济文化已超越北方。明清时期更是到达了历史的高峰。如果说,此前沟通南北的运河在江南区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的话,那么到了明代中晚期以后,沟通东西部的长江所起的作用开始变得越来越大,同时,海运在商业贸易中的作用也得以凸显。16世纪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华南、华北和长江沿岸的华中地区,形成了日益密切的市场网络,当时有天下四端之说:北有北京、南至佛山、东为苏州、西乃汉口。苏州则为四端之首,成为天下商贾云集的海内外贸易中心。苏州作为江南中心城市的时代,其对周边城市或区域有着强大的辐射力,而周边城市或区域则有着向中心聚集的内聚力。
唐力行认为,文化的江南有着更强大的张力。南通区域现代化在形成了一个次级中心地后,逐渐向周边地区扩展和渗透,并不断加强了与沿海中心地上海的联系,使两地在经济上成为一体,文化也相互联通。张謇在南通建立地方自治制度,即形成“乡里士夫”,人人奋起,各自效力于地方,为地方做几件实事,从而建立一个“自存立,自生活,自保卫”的人民安居乐业的新村落。这与苏州清末新政时期商人的市民公社以及上海商会自治是一脉相承。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是江南文化的一大特点。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皆源于此。
其次是理性和智慧。江南重赋自古已然,但勤劳、聪明的苏州人并没有被重压压垮,人多地少,便精耕细作,创造了“苏常熟,天下足”的局面。农业不足以养生,便发展工商业,使苏州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区域,苏州人也过着相对富裕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
再次是厚重、包容与精致。江南文化有二千多年传承的吴文化为根基,唯其厚重,故能包容,汇集了中西文化之大成。江南的精致,不仅在人民的生活上,传统时代的苏州手工艺、园林、戏曲,当代上海的制造业,都称誉于世。这些特点分别而论,其他地域或许也有,但综合起来,却是江南所独有。
来源:澎湃新闻
 
上一篇: 河北李文华涉黑案查处党员或公职人员119人,处级16人 2018-10-27
下一篇: 外逃贪官要瑟瑟发抖了!刑事缺席审判将成惩贪利剑 2018-10-26
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