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首页 资讯 法治 舆情 案件 律师 网络 社会 服务 关于 招聘 举报
网络
·本网调查
·内幕揭秘
·反腐在线
·热点追踪
·投诉曝光
服务与举报
国内新闻 更多...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开
·监狱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开展
·确保执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有序运行
·李强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稳就
·李强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会谈
·李强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推进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推进
采编团队 更多...
...
...
热点追踪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追踪 > 正文
“量子波动速读”骗局背后,走火入魔的是谁?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9-10-17
分享到:新浪微博
“量子波动速读”骗局背后,走火入魔的是谁?
2019-10-16 08:02:56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0
评论

  近日,某教育机构组织6-10岁儿童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大赛及日常学习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中,一群孩子坐在一个大房间里,快速地埋头翻书,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们指尖生风。“量子波动速读”培训学费少则一两万多则五六万,但在家长群体中异常火爆。

  据说学会“量子波动速读”的孩子,只要翻书几分钟就能完整阅读几十万字,并且还可以把书本内容复述出来。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培训机构宣称,学会“量子波动速读”后不仅可以速读,还能闭着眼睛就和书本发生感应,即使戴上眼罩也知道作者传达的情绪和内容。

  面对质疑,培训机构称“量子波动速读”的原理很复杂,量子会跟量子产生纠缠,而量子在纠缠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波粒二象性,通过你的眼睛作用于大脑,最后眼动脑动,读完整本书。不管你信不信,反正负责介绍原理的培训老师,讲这番话的时候连自己都忍俊不禁。厘清这些,再看孩子们快速翻书的画面,感受到的可能就不是指尖生风,而是满屏尴尬。这种所谓的速读培训几乎可以跟骗局划等号,为何还有那么多家长心甘情愿掏腰包?难道真的只因为人傻钱多?

  在“量子波动速读”之前,还有很多类似的令人瞠目结舌的骗局,让一批批家长争相砸钱。比如,宣扬“全脑开发”“超感学习力”进行的蒙眼识字培训,一度让很多家长深信不疑,但媒体调查发现,所谓“蒙眼识字”纯属骗局,其实是教孩子从眼罩下方的缝隙偷偷看字。

  各类培训骗局大行其道,背后当然与家长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有关。基础教育阶段的竞争渐趋激烈,各式各样的牛娃让家长倍感压力,一些恨铁不成钢的家长对培训机构宣传各类超能力培养非常着迷,甚至失去了基本的常识与理性,在某种程度上“走火入魔”了。

  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一些家长出现教育焦虑是正常现象。但不能因为焦虑就去“跳坑”,或者把孩子往坑里推。无论是“蒙眼识字”还是“量子波动速读”,为了让家长觉得钱花得值,一些机构必然使出各种欺骗手段,结果家长花了钱、孩子付出了精力,最后孩子不仅知识、技能没学到,反而学会了怎么骗家长。家长的焦虑或许在被骗中得到了满足,但这样的培训到底是为家长服务,还是为孩子服务?

  对于家长来说,什么是科学的教育理念?最基本的一条,恐怕就是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不要总想走捷径,不要总想把孩子培养成“神童”,总想着让孩子掌握“超能力”。当然,那些大行其道、花样不断翻新的培训骗局也提醒监管部门,治理校外培训乱象没有完成时,一定不能任由这些违背基本常识、违背基本教育规律的骗局肆意横行。(杨三喜)



【纠错】 责任编辑: 黄浩
 
上一篇: 11月新规:恶意注册商标侵权 赔偿上限提至500万 2019-11-4
下一篇: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文艺汇演 2019-10-15
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