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首页 资讯 法治 舆情 案件 律师 网络 社会 服务 关于 招聘 举报
社会
·群众来信
·人民呼声
·民间调查
服务与举报
国内新闻 更多...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中华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开
·监狱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开展
·确保执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有序运行
·李强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稳就
·李强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会谈
·李强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推进
采编团队 更多...
...
...
民间调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民间调查 > 正文
“电子烟无害说”已被否定 仍有店铺月销售额超千万
来源:正义法治网 发布时间:2019-10-8
分享到:新浪微博

“电子烟无害说”已被否定 仍有店铺月销售额超千万

成都商报 | 2019年10月08日 04:44
原标题:电子烟 红·黑·变

  市场火:国内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达36.3%

  有风险:世卫组织明确“电子烟有害”

  变局来:我国电子烟立法或即将落地

  10月1日起,深圳最新“控烟令”正式开始实施。据了解,新修订版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控烟条例》)中,通过明确吸烟的概念——指使用电子烟、持有点燃或者加热不燃烧的其他烟草制品,将使用电子烟纳入吸烟的范畴。

  10月4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发布声明,警告消费者停止使用添加四氢大麻酚的电子烟产品。声明提到,目前全美与电子烟相关的肺病病例已超1000例。

  与此同时,《2018年中国电子烟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电子烟企业近4000家;2018年,电子烟的销售额已增加到近50亿元。

  几则新闻,将近年来风靡全球的电子烟推上风口浪尖。一边是公众对监管的期待,一边是资本市场的火爆,电子烟将何去何从?连日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进行了调查。

  

  火爆的市场

  现状

  有商家月销售额或超千万

  “现在基本只抽电子烟了。” 29岁的张女士烟龄近十年,去年经朋友介绍,接触到了电子烟。“当时想戒烟就试了下,口感跟真烟很像。”随后去日本玩时,她花了400元买了一套电子烟设备。张女士选择的是加热烟丝的电子烟。其中烟丝部分就像一根缩短到了两三厘米的传统香烟。“这个叫烟弹,我通过代购买的。”

  张女士以前买的传统香烟,一包大概20元,按一天一包算,一个月会花600元左右。换成电子烟后,除了一次性购买机器的花费,主要花费还是消耗品——“烟弹”。张女士购买的“烟弹”和传统香烟类似,一条十包,每包20根。每条在400元上下,每包的价格相比之前翻了一番。“现在每天最多半包,一般三天一包。抽得少了,花费和之前差别不大。”

  同样为了戒烟的46岁的何先生称,由于工作压力大,一直以来每天至少抽一包烟。多次尝试戒烟失败后,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开始尝试电子烟。“烟瘾来时,就抽电子烟缓一缓。但几次过后,还是觉得‘差点意思’。”试了几个月,何先生觉得戒烟效果并不明显。

  烟龄7年的周先生,抽烟主要是作为工作之余的消遣。偶然在网上看见电子烟介绍后,感觉电子烟新颖好玩的他,开始抽起了电子烟。“出烟量更大,有一种吞云吐雾的感觉,看起来很‘酷’。”

  记者在一家网络购物平台上输入“电子烟”,发现月销上千笔的店铺达150余家,价格从19.9元到999元不等。在筛选条件中,记者看到,选择50~140元区间的消费者有34%,选择140~775元区间的有37%,而选择775元以上的有29%。其中销量排名第一的店铺月销14万笔。而该店铺销售的三颗装盒装烟弹,一盒价格为99元。按照月销14万笔的销量计算,该店铺一个月的最低销售额为1386万元。

  除了网购,电子烟在线下也越来越活跃。“平均每天销售额上万元没问题。”成都一家电子烟俱乐部的店员介绍说,2018年之前,店里还是以销售“大烟”为主,去年“小烟”一下子火了,占了店里销售额的一半还多。“可能是因为方便,连打火机都不用带了。”

  而他口中的“大烟”,主要是指烟雾量更大,需要不时滴加烟油的电子烟。 “小烟”则指大约能抽两三百口不等、抽完就丢的一次性电子烟,以及可以更换烟弹的电子烟。记者发现,一些小卖部,也在售卖价格三十元左右的一次性电子烟。

  行业

  电子烟市场井喷式增长

  渗透率低,投资潜力大

  近年来,新型烟草制品在国内外市场引起关注,成为烟草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咨询公司欧睿国际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雾化式电子烟市场规模为158.4亿美元,同比增长36.2%。

  在中国,电子烟消费人群逐年增加。分渠道来看,八成左右的电子烟销售是通过网络渠道实现的;实体终端中,专门店约占14%。分公司和品牌来看,本土电子烟公司继续占据电子烟市场主导地位。据欧睿国际预测,2020年雾化式电子烟产品销售额将达到323.73亿美元,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长近90%。从我国国内看,新型烟草制品市场同样呈现井喷式增长。以电子烟为例,电子烟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8.53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0.1亿元,年均增速高达36.3%。

  从2018年6月开始到现在,20多个电子烟品牌的融资金额从数千万元到上亿元不等。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的统计信息,2018年1~9月,烟草行业商业销售额12154.81亿元。2018年10~12月,烟草行业工业总产值2249.64亿元。今年1~3月,烟草行业工业总产值3003.17亿元。一份国盛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数据显示,全球烟草市场规模按7700亿美元计算,在电子烟市场渗透率为1.56%的情况下,电子烟的市场规模为120亿美元。当电子烟进一步蚕食传统烟草行业,渗透率达到3%时,市场规模将为231亿美元。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的电子烟市场,目前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过去很长时间里,国内电子烟的渗透率都不到1%。

  这样的低渗透率,对于投资方来说,意味着巨大的潜力。但在业内人士眼中,决定电子烟前景的主要还是政策。

  

  潜在的风险

  世卫组织否定“电子烟无害说”

  电子烟真的危害性更低?

  “抽一口传统香烟对着纸巾呼气,纸会变黄;抽电子烟后对着纸巾呼气,纸不会变色,只会变湿。”在实体店购买烟油的顾客介绍说,这是因为电子烟的“烟”都是水雾。

  顾客表示,有的烟油很差,真的就像水一样,一点油的黏稠感都没有。“厂家当然希望加的东西越少越好,最好就是香精加水,成本更低,所以烟油的危害不是里面的有害物质,而是黑心厂家用便宜的原料。”一家实体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今年20岁本来不吸烟的小王,被网络上“花式电子烟”表演视频中的各种技巧所吸引,随后在网上购买了电子烟。对于抽电子烟算不算抽烟这个问题,小王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在电子烟线上售卖店中,几乎所有店铺商品详情的最后,都有未成年人禁用的提醒,明确表示“本品含有尼古丁、未成年人使用电子烟会影响呼吸系统、肺部”。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中明确指出:“毫无疑问,电子烟有害。” 目前来看,多数研究者的结论是电子烟对人体有害。即使支持电子烟的研究者,也只是强调电子烟相比卷烟危害性低,但究竟低多少并无明确说法。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监管将上线

  现状

  线上销售,商家经营范围混乱

  电子烟是否可以随意售卖?

  “有烟丝的烟弹,国内好像是不允许卖的。”顾客张女士表示。实体店的工作人员则称,卖烟油和电子烟具没问题,“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

  记者查询多家销量靠前的电子烟线上店铺发现,部分商家经营范围明确,包括电子烟、电子雾化设备、电子产品、电子元器件等的技术开发、咨询与销售等;有的店铺则仅为 “其他机械设备及电子产品批发”;还有的店铺经营范围则显示“包括电子烟、烟液、甘油、香精香料的研发与销售(以上均不含烟草制品)。”

  今年8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在回复商家提问时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一款规定,从事烟草专卖品生产、批发、零售业务,必须依照《烟草专卖法》和本条例的规定,申请领取烟草专卖许可证。对部分电子烟,经鉴别检验,含有烟草成分,国家烟草专卖局纳入卷烟鉴别检验目录的,属于烟草专卖品,销售此类产品应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法律规定,持证零售商户,必须从当地烟草公司进货。

  去年8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提到,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颁布电子烟国家标准,市场上在售的各类电子烟产品,在原材料选择、添加剂使用、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随意性较强,电子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可能存在烟油泄露、使用劣质电池、添加不安全成分等质量安全隐患。

  行业

  业界预测

  我国电子烟立法将落地

  记者检索发现,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上一篇名为《新型烟草制品市场发展及法律监管》的文章,对电子烟市场发展与监管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在电子烟市场的监管上,全球监管政策差异较大,关键在于是将电子烟归类为普通消费品、烟草制品还是药品。全球立法可分为五类,分别是按普通消费品监管、统一纳入烟草制品监管、按药用产品监管、禁止销售和禁止销售、使用。从发展趋势来看,各国各地区监管力度正在不断加强,具体表现在4个方面:加重税收,如欧盟;纳入烟草制品进行监管;制定产品标准,规范产品工艺和质量;限制广告和渠道。

  我国尚未制定针对电子烟的监管法律。不过,国内电子烟企业纷纷自发组织成立行业协会,推出行业标准,促进产品整体品质的提高。

  最明确的信号在今年7月底,国家卫健委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电子烟监管的研究。根据电子烟产业界的预测,电子烟的立法最快可能于10月落地。

  这似乎预示着我国电子烟强力监管时代也即将到来。业内人士认为,从长期来看,对于电子烟的监管趋严是全球趋势,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有望年内发布,填补监管空白,行业有望进入有序迅速发展阶段。

  新闻评论

  电子烟行业:

  蒙眼狂奔该喊停 高压监管须上线

  从社交网络上的时尚博主,到电竞、音乐节等潮流地带,都成了电子烟公司的重点营销对象。而电子烟公司年终奖高达百万美元一类的新闻,无疑进一步刺激了资本掘金的冲动。

  作为热销产品,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应当有个明确说法,但电子烟行业对此讳莫如深。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病例表明,电子烟同样会对肺部及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譬如,电子烟虽然不含烟焦油,但辅料里依然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电子烟生产没有统一标准,各种脏乱差小作坊都可以生产……而这些信息都被电子烟企业有意无意地忽略掉。

  基于显而易见的危害性,香烟成为各国严格管制的商品,电子烟同样不能蒙眼狂奔下去。在过去的实践中,禁止公开做广告、在烟盒上印病变的器官、巨额的烟草税,种种限制举措都是烟草公司付出的代价。类似的条款,恐怕应该照搬到电子烟企业身上。特别是应当在年龄限制、广告促销、产品标准、风险警示等方面建立监管制度框架。

  古往今来,利用人的成瘾性赚钱的生意,往往一本万利,但大多害人不浅。对这些生意,必须永远保持高压态势,这是对国人的健康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发展负责。据北京日报

来源:央视网 编辑:蔡纯琳 责任编辑:刘亮
 
上一篇: 虎皮、豹皮、穿山甲……这些涉案赃物最后去哪儿了? 2019-10-9
下一篇: 骗贷购车质押套现构成何罪 2019-10-7
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