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首页 资讯 法治 舆情 案件 律师 网络 社会 服务 关于 招聘 举报
法制
·综治动态
·法制建设
·法律法规
·司法解释
·法治人物
·法治视频
服务与举报
国内新闻 更多...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开
·监狱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开展
·确保执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有序运行
·李强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稳就
·李强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会谈
·李强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推进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推进
采编团队 更多...
...
...
法制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法制建设 > 正文
2020年全国实现网上立案和跨域立案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9-6-14
分享到:新浪微博
2020年全国实现网上立案和跨域立案
2019-06-14 07:48:28 来源: 法制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0
评论

  6月12日至13日,江西南昌,在这片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红土地上,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就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谋篇布局。会议指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工作进入了系统性、整体性、重塑性改革阶段,改革重点从聚焦硬件建设、软件升级、制度完善、功能扩展向重塑诉讼格局的全方位改革拓展,改革范围辐射法院工作各领域、各环节。

  为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让法院回归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定位,全国各级法院将通过诉前多元解纷和立案后“分调裁审”,加快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纠纷源头治理、多元治理,实现大量案件在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式快速解决。

  不能把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和立案登记制对立起来

  在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法院打造“党委领导、关口前移、一站解纷”的县域纠纷解决模式,实现诉调力量一站式整合;在江西,“联村共治、法润乡风”的“寻乌经验”,实现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在北京,房山区人民法院“多元调解+速裁”模式有效分流化解各类纠纷;在福建,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法院联合区政府成立“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共同化解行政争议……

  面对日益繁重的审判执行任务,各级法院以新思路破难题、解新题,持续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加快健全符合诉讼规律、满足群众需求的纠纷解决新模式,更好实现源头解纷、分流提速、简案快审、繁案精审。2018年,全国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通过调解、速裁、快审方式结案超过300万件。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的“中国经验”正日渐成熟,人民法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司法为民创新发展之路。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会不会与立案登记制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针对这个疑问,座谈会上特别强调,立案登记制改革受到中央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欢迎,成果来之不易,必须坚定不移巩固深化。要在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基础上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决不能因为案件增多、审判压力增大就走回头路,出现“不立案”“限号立案”等问题。要畅通立案登记渠道,对诉前调解不成的案件,及时立案办理,做到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各级法院必须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法律负责的态度持之以恒全面落实立案登记制,决不能让“立案难”问题反弹回潮。

  此外,记者了解到,为了将“分调裁审”机制改革与其他改革协同起来,最高人民法院正配合中央政法委争取立法机关授权,就扩大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范围、优化司法确认程序适用、扩大独任制适用范围等开展试点。

  全国法院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本月上线

  24小时自助法院、电子阅卷室、导诉机器人、诉讼辅导机、诉讼风险评估机、便民服务自助终端等设备已成为大多数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熟面孔”。在科技创新引领下,人民法院全面促进诉讼服务工作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以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手段、大数据技术推动诉讼服务智慧升级,让诉讼服务中心成为快速解纷的一站式“门诊部”。

  “最高人民法院和各高级人民法院都要建立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实现对全国法院诉讼服务工作的科学统筹。”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负责人钱晓晨说,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建设全国法院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平台将设在诉讼服务中心,主要围绕多元化解、立案服务、分调裁审、审判辅助、涉诉信访五方面,依托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及移动终端、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载体,以诉讼服务规范性文件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建设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

  平台在推进目标上,旨在将解纷资源汇聚线上,实现在线咨询、调解、司法确认、诉调对接一站式服务;在立案服务方面,将建立全国法院跨域立案接入平台和应用标准,明确跨域立案工作机制和流程,实现集约管理、数据共享和实时监督;在“分调裁审”方面,优化速裁快审程序和审判资源配置;在审判辅助方面,创新送达、鉴定等辅助事项集约化办理模式;在涉诉信访方面,提升四级法院联动化解信访案件的能力和效率。

  按照规划,平台拟于6月底上线,7月上旬完成平台账号开通和培训工作,7月下旬完成各省份数据上报工作,12月底具备全国法院数据接入能力和数据校验能力,对全国法院多元解纷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较为客观的呈现。

  长三角地区法院今年年底率先实现跨域立案

  二维码快速立案、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材料收转、电子送达,会场旁边,江西法院依托“转发E中心”实现全流程服务的展台引人注目。

  江西法院“转发E中心”并非孤例:山东法院推动诉讼服务向网上转移,中基层法院普遍设立自助服务区,打破8小时工作限制,当事人可自助办理立案、交费、信息查询、文书打印等25种业务;天津法院推进全市辖区内跨域立案,依托法院自助服务一体机和诉讼服务网,打造京津冀半小时立案圈;贵州27个中基层法院开通诉讼服务App,12个法院开通手机网上立案和诉讼费缴退,推动诉讼服务向移动终端拓展;浙江微法院集群依托微信为社会公众和当事人提供30多项诉讼服务,实现诉讼服务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跨部门协同办理……

  截至目前,全国84%的法院开通了网上立案服务,2018年网上立案超过240万件。全国32%的法院提供了省内跨域立案服务,2018年跨域立案超过12万件。与2015年相比,全国法院诉讼服务大厅面积增加71.5万平米,80%的法院建成集“厅、网、线”为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信息化让诉讼服务变得触手可及,让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开和司法效率的期待有了实现路径,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直接、更加实在。

  钱晓晨坦言,尽管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网上立案应用效果有待提高、多数地区未能提供跨省的跨域立案服务等现实问题。

  为此,最高人民法院表示,要加快推进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改革,以实现跨域立案为突破口,推动跨域诉讼服务全面铺开,推动实现诉讼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切实解决好异地诉讼不便等问题。

  针对网上立案和跨域立案,最高人民法院在座谈会上提出阶段性目标:2019年,长三角地区法院要100%实现辖区内及跨省级行政区跨域立案;2020年,全国各地区网上立案开通率要达到100%,跨域立案法院覆盖率要达到100%。

  与此同时,最高人民法院还将通过提高诉讼服务智能化水平,发挥信息技术对诉讼服务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致力于提供包括网上立案在内的一站式电子诉讼服务,建设覆盖全业务全流程、融合大数据分析功能的诉讼服务平台。(记者 张晨)

 
上一篇: 北京市公安机关打掉 涉黑涉恶团伙118个 2019-6-17
下一篇: 抵押房产要看清 解押不成过户难(以案说法) 2019-6-13
本网简介 | 采编团队 | 律师团队 | 法律声明 | 诚信声明 | 人才招聘 | 在线留言